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乡村振兴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它既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实基础与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资源保障。我国广袤的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从自然资源角度看,乡村的土地、森林、河流等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原材料与生态产品。保护好乡村的耕地,确保粮食产量稳定,是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注入活力;同时,通过教育与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可将乡村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乡村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等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传承与创新乡村文化,能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促进文化繁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发展现代农业,引入先进农业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如智慧农业的应用可实现精准种植与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拓展乡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依托乡村自然风光与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服务业,既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乡村电商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兴起,打破城乡信息壁垒,使乡村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促进城乡经济循环。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与宝贵财富。在乡村建设中,要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村垃圾与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保护乡村的绿水青山,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例如,一些乡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既吸引游客,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要加强农村教育事业,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让农村孩子接受良好教育,为乡村发展培养人才。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使其适应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企业家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智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医疗、养老等保障水平,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将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同时,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鼓励企业开展产业帮扶、社会资本投资乡村建设、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加快乡村振兴,对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重庆市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人民政府 黄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