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刚柔并济,铸就和谐家园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犹如绘制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需要用智慧的笔触、细腻的情感和坚定的决心去勾勒每一处线条、填充每一抹色彩。在这个过程中,谦逊礼让的 “软姿态”、和谐包容的 “巧方法” 以及德治法治的 “组合拳”,共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基层治理新蓝图。

谦逊礼让是 “软姿态”,换位思考才能拉近干群关系“满招损,谦受益。” 谦逊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基层治理中,这种 “软姿态” 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只有干部以谦逊的态度对待群众,以礼让的行为尊重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换位思考,是拉近干群关系的关键。干部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关切和期望。古有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板桥在担任潍县县令时,果断开仓放粮,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正是因为他能换位思考,体会百姓疾苦,才做出了这一伟大举措。如今的干部也应该像郑板桥一样,放下架子,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当干部以谦逊礼让的态度去对待群众,群众也会以尊重和信任回报干部。这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将为基层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社区工作中,干部可以通过走访入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让群众感受到干部的真诚和务实。同时,干部还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尊重群众的个性和选择,不搞 “一刀切”,让基层治理更加人性化、多元化。

和谐包容是 “巧方法”,海纳百川才能化解对立情绪“和为贵。” 和谐包容是基层治理的 “巧方法”。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各不相同,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时,和谐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以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才能化解对立情绪,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和谐包容,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不歧视、不排斥任何一个群体。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欣赏和借鉴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事物,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在基层治理中,和谐包容还体现在矛盾纠纷的化解上。当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而应该以和谐包容的态度去沟通、协商。可以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让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例如,在社区中,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由德高望重的居民担任调解员。他们以公正、公平的态度,耐心倾听双方意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

德治法治是 “组合拳”,刚柔并济才能打造良好民风“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基层治理中,德治是 “柔”,法治是 “刚”,只有刚柔并济,才能打造良好的民风。

德治,是一种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治理方式。它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式,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法治,是一种以法律制度为保障的治理方式。它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基层治理中,法治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是打造良好民风的关键。一方面,要以法治为保障,确保德治的实施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以德治为引领,让法治更加深入人心。

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谦逊礼让的 “软姿态”、和谐包容的 “巧方法” 以及德治法治的 “组合拳”,不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基层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清水土家族乡 李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