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工作的身边,往往发现有不少优秀的基层员工,尽管工作业绩十分地出色,也付出了比身边其他的人更多的努力,业绩和口碑有目共睹,但在职务提拔和岗位晋升上,却卡了壳,往往是领导想干一件困难棘手的事时想到了他,干完之后就把“功臣干将”抛诸脑后,虽然不是“卸磨杀驴”,然而时间一长,难免极大挫伤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形成了“躺平”的思想。
怎样去激发基层这些各行各业的优秀上进的员工,让他们能得到“提拔重用”,更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呢?
“唯才是举”收奇效。
让能干事干成事者脱颖而出。战乱频仍的东汉末年,曹操敢于打破选人用人常规,“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不拘一格提拔举荐有真才实学的人,凭着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一统北方,不仅安定了人民的生活,而且为后来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唯才是举”后来也被魏文帝曹丕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规定在《九品中正法》中,历代后世一直为开明君王为采用。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新中国经历了七十五年的发展,早已不是过去的落后腐朽的封建王朝家天下的时代,各行各业也都是蓬勃发展人才辈出,中华民族的强国梦也正在逐步实现。这么多年国家每年通过公务员考试制度,选拔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充实到了各个岗位中,其中不少人通过不断的历练也走上了领导岗位,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些长期在基层“有工作实绩却不擅长考试”的非公务员们,尽管工作业绩突出,是个“实干家”,但因为“屡试不第”而无法成为“体制内”的人,待遇和身份的差别,时间长了也逐渐消磨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对于这些人,如何打破他们的身份限制,为他们去创造一些“晋升”的渠道,让他们进一步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为他们谋得身份上的“一席之地”,建议社会和机构多思考多研究,针对性地出台些切合实际的良策和妙方,真正地做到在使用人上,能打破身份上的藩篱,唯才是举,让真正有为者有“位”也更有味,使体制内外的人才,都能为国所用,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
“绩效奖励”鼓干劲。
目前,各行各业已将“绩效考评”纳入管理体系。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对于促进各行各业的良性竞争起着正向的作用,促进了行业的进步。
但要真正落实“绩效奖励”的正向作用,充分发挥“绩效考评”这根催人奋进的“赶牛鞭”,必须在绩效考评奖励的运用和结果上,做到坚决不搞“大锅饭”“一刀切”,要敢于拉开被考评者的档次和差距,使“绩效考评”优秀者和平庸者就是不一样,让能力出众的考评优秀者更有职务向上晋升优势,薪资奖金也更有高度;并促进和激发能力平庸者在工作中有“争先进位”的想法,并以考评优秀者为目标,来年付诸行动积极努力上进,从而促进整个工作业态的良性循环和不断进步。
(武汉市江夏区测绘地理信息院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