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基层治理:莫让“干部干、群众看”成常态

基层国家治理的基石,是社会治理的最末梢和民心服务的最前沿,其治理成效直接关乎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然而,在当前基层治理中“干部干、群众看”乃至“干的看的都抱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也极大地挫伤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干群不合力,工作低效率。“干部干、群众看”的工作模式,不仅使干部面临巨大压力,更重要的是难以充分凝聚群众力量和实现基层的可持续发展与长效治理。长此以往,干部易产生倦怠情绪,群众参与感缺失,基层治理活力难以激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也会受阻。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部分群众公共意识淡薄,对基层事务缺乏责任感与参与热情,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另一方面,部分干部未能有效引导群众参与,工作方式方法简单,习惯于大包大揽,忽视了群众的主体作用。同时,相关激励机制与宣传教育工作的缺位,也使得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缺乏制度保障与思想动力。

扭转这一局面,需多管齐下。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学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以良好的沟通与组织能力,引导群众参与到基层事务中来。通过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如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社区议事规则等,为群众提供表达意见与参与决策的平台。同时,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群众的公共意识与责任感,让群众认识到自身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性与价值。唯有干部群众携手共进,才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中共凯里市下司镇人民政府  邰昌美)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