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成为日常主旋律的现代社会,“休假羞耻症” 悄然成了不少人难以言说的困扰。
假期来临,有人满心纠结,面对难得闲暇,不是欣然规划放松,而是顾虑重重。在办公室,申请年假像做贼,生怕同事觉得自己 “偷懒”,领导认为 “不够敬业”。即便工作已妥善安排、进度有条不紊,仍忐忑递上假条,声音不自觉低微,解释时字斟句酌,仿佛休假是桩 “亏心事”。安排出游时,还对朋友圈分组屏蔽同事,怕晒出惬意引发 “异样目光”。
究其根源,职场 “内卷” 文化是罪魁祸首,“996”“007” 模式盛行,加班成常态,忙碌被捧为 “奋斗勋章”,相较之下,休假成了 “不合群” 之举。企业管理偏差也 “添柴加薪”,重考勤轻效率,以时长衡工作价值,员工为求认可、晋升,只能压抑休假渴望。再者,社会舆论渲染 “拼搏至上”,“假期充电学习”“假期兼职奋进” 成热门鸡汤,加剧心理负担。
实则,休假绝非懈怠,恰是 “重启” 人生电量的必需。合理假期助我们跳出忙碌怪圈,养精蓄锐,以更好状态回归,工作反而更高效。消除 “休假羞耻症”,需企业完善管理,重实绩轻形式,设 “强制休假” 保障权益;个人要转变观念,珍视生活,明白休息与拼搏同等重要;社会舆论也应倡导 “张弛有度”,为休假 “正名”,让每个人能坦然拥抱假期、拥抱生活,挣脱 “羞耻” 枷锁。
(武汉市江夏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熊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