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本上要依靠创新驱动、人才驱动,要“多管齐下”充分激活人才这一新质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切实让人才这一“关键变量”持续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涵养生态,让“贤士良才”实现“大有可为”。赋能人才发展和促进安居乐业,倾力涵养拴心留才“好生态”,是激发“贤士良才”干事创业活力的必要条件。要敢于投入、善于投入,着力健全各项政策配套体系,针对性制定和完善安家费、生活补助、人才公寓等人才政策,提高各类人才的生活待遇,给予人才充分的制度保障。要耐心倾听心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才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关键问题。要强化对人才的跟踪服务,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调研,量身定制差异化服务,以精准服务的“用心”换取扎根奉献的“真心”。
精准引才,让“非常之人”能够“人尽其材”。当今时代,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亟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吸引一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从而促进“量的增长”到“质的发展”转化。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相结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进一步健全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工作体系。要善于从科技变革趋势中洞悉人才工作走向,从产业革命前沿中把握人才培养方向,从区域发展动态中研究人才引育规律,着力夯实“万马”竞相奔腾的人才优势。要瞄准本地区发展战略,找准引才“切入点”,让引才的规模、结构与地区发展适应协调,从而达到人才和地区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效果。
深挖潜力,让“乡土能人”得以“破土飘香”。本土人才成长于农村,有更浓厚的乡土情结,对农村的环境、习俗、资源等了解更深入透彻。因此,在大力引才的同时,要注重挖掘本土人才,发挥本土人才的优势特点,激发其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质生产力。要建立精准完善的本土人才培育体系,将土专家田秀才、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挖掘出来、凝聚起来,利用各级党校、培训学校、实训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做好联系培养,着力打造富有生产力、创造力的新型本土人才队伍,撬动本土产业转型升级,为地域发展提升向“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