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为基层治理“铸魂”“舒筋”“强骨” 夯实国家治理之基

国之大者在于民,治之根者在于基。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加强基层治理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夯实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只有为基层治理“凝魂”“舒筋”“强骨”,才能强健国家治理的体魄。

织密组织体系、完善治理链条,为基层治理“铸魂”。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过硬,才能治理过硬。要以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为着力点,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贯通”的组织体系,明确职能职责,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扫除组织覆盖盲点。要抓住新兴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扩大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服务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要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形成以党员带头治理、群众自我管理、社会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多元协同”现代化治理体系,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推动资源下沉、凝聚治理合力,为基层治理“舒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要深化党建联建,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打破区域壁垒、行政壁垒、行业壁垒、信息壁垒,把城市所有组织、所有单位、所有人群、所有力量统筹调动起来,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沟通协商机制、互评互促机制,形成治理合力,共同化解基层治理难题。要做实党员“双报到”工作,推动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下沉一线、服务一线、融入一线,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建工作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服务基层治理的实际成效。要深化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做实民生服务、夯实治理基础,为基层治理“壮骨”。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扣构建“15分钟红色便民服务圈”建设目标,整体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化建设,将党群服务阵地触角延伸到网格、小区,推动形成社区“1 N”阵地建设格局。要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目标,聚焦“选育管用”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要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议事协商机制,搭建“板凳议事会”“居民议事厅”“楼院说事点”等议事平台,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说话有地方、诉求有回应、有事能解决。要树牢为民服务理念,做优做实“家门口”的服务,特别是要抓好“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