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湖北孝感、威宁、武汉,深入博物馆、农村、科技和产业创新平台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调研主要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传承、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和产业创新等情况,指出要紧紧围绕抓改革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既勇于开拓创新又持之以恒抓好落实,既敢拼敢闯又善于团结协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细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以来六次荆楚之行中蕴含的“时代信号”,锐意进取、奋楫笃行,积极投身于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感悟“简牍遗墨”的文脉传承,走稳“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发展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时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瑰宝永续留存、泽慧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多次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在湖北考察讲话时再次强调,要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扛起文脉传承与保护责任担当,在“守正创新”中厚植文化传承情怀,积极挖掘和探索文旅融合,以文旅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注重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让历史文化遗产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活用新兴媒体平台和网络,用接地气的方式激发人民群众学习和了解历史文化,引导大众成为文化传承、文明交流的实践者、参与者,让文脉传承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开辟“文化自信”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感悟“嘉鱼足迹”的为民情怀,绘就“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振兴蓝图
在咸宁,习近平总书记到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和四邑村考察时同乡亲们说,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从事农业也可以致富,农业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也深刻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从湖南常德、甘肃天水,再到福建漳州、湖北咸宁,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村振兴足迹深深表达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殷殷关切,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为老百姓谋思路、出主意,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学习“千万工程”的“致富密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加强党建引领,关注“一老一小”这个重点,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探索产业带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让千里沃野成为乡村全面振兴蓝图的“敲门砖”。
感悟“四赴光谷”的砥砺创新,谱写“领异标新二月花”的科研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到湖北武汉光谷,在光谷留下殷殷嘱托,对创新提出更高要求,也彰显对科技产业化的重视与关切,体现出新时代新征程下党中央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质生产力重大关注,奏响了时代最强音。今年11月5日在武汉光谷考察时,总书记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回望历史,从“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环顾今朝,从“蛟龙入深海,北斗望苍穹”到“九天揽明月,嫦娥再启程”,一个个科技壮举让国家实现贫穷积弱到繁荣富强的飞跃式发展,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鼎故革新、奋楫前行”的战略思维和万丈豪情,主动奔赴改革发展最前沿、基层治理第一线,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开拓新境界、攻克新难题,真正将“让人民生活幸福时‘国之大者’”的“时代讯号”落实到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