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李子柒以“传统文化创作者”的身份回归了。11月12日下午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最新作品在全网发布,正式回归大众视野。在互联网时代的迭代更新里,被遗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李子柒停更后,人们不仅没有忘记她,反而愈发需要她。
李子柒的视频创作以乡村田园生活为背景,将传统手工艺、美食制作等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如手工制茶、酿酒、蜀绣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标识。视频风格诗意、缓慢,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画面精美,光影、色彩、音乐配合恰到好处,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享受,满足了人们对宁静、美好慢生活的向往。但“田园美学”的赛道上,出圈能人不少,模仿跟风者也不断,为什么李子柒能够归来仍是顶流?
长期打磨和深度挖掘是完成高品质内容无法省略的过程,她的视频素材拍摄周期长,大几个月起步,有的甚至长达几年。为了拍一期兰州牛肉面,她找到本地开牛肉面馆的师傅,要全程零失误地拉出粗细均匀、有筋道的面条,光是拉面就练了整整一个多月;为了学习木活字印刷术,她远赴2000公里来到浙江温州拜师王法万,早上八点练到晚上十点的日子坚持了三个月;为制作漆器,她前往成都漆器工艺厂,向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拜师学艺,学习脱胎、雕刻、装饰等极难技法,耗时一年学习雕漆隐花技法,为奶奶亲手制作漆器衣柜。成都漆器工艺厂工作人员及尹利萍老师均认可李子柒的学习态度与作品,称其视频真实展现制作过程,刻苦且成品效果惊艳。克服诸多困难,精心打磨作品,为学技艺死磕的经历,几乎贯穿了李子柒的整个视频生涯。身怀百技、田园牧歌之下,是真实、坚韧、懂感恩、有格局才的内里。李子柒对品质的执着追求,长期以来进行优质内容输出,树立了鲜明而强烈的个人品牌形象,其名字几乎成为了“慢生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形成了她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打破了网红圈“速生速朽”的常规,且难以被超越。
沉寂三年,李子柒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学习了丰富的非遗技艺,为其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此次回归的“漆器”主题作品就是很好的例证,展现了她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新的尝试。李子柒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如传统建筑文化、服饰文化、哲学思想等,让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甚至在海外主流平台上,李子柒停更后的粉丝量不减反增,视频播放量动辄千万乃至上亿,镜头里宁静质朴的乡村生活吸引了全球观众,作品不仅仅是关于美食、田园生活的记录,更是一场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视觉盛宴,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官媒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央视新闻评价她:“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人民网称:“李子柒向世界打开美丽中国的一扇窗口,是对外文化传播中值得研究的样本。”
近年来持续完善的政策举措、非遗工坊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就业增收、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都有所成效。互联网的浪潮中,遗忘和兴起总是同时发生的。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喜爱,利用好短视频新媒体平台,许多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也能够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记忆的瑰宝,李子柒作为非遗文化的璀璨传承者与弘扬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不懈的努力,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李子柒的作品顺应了大众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期待,与时代背景相契合,成为了非遗文化的一束璀璨光芒,照亮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李子柒这样的文化传承与传播使者,共同携手,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