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存在着去向掌握难、学习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等实际问题,管人为先,理事为要。各级党组织既要在“管”上花心思,更要在“理”上下功夫,通过强管理、抓教育、优服务等举措,不断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水平,激活流动党员“新动能”。
强化组织牵引,创新管理方式,破解“身份难显现”,确保流动党员信息掌握实,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居住地和工作地经常发生变化,信息登记不全,难以掌握其真实去向,无法按时参加党组织各项活动,长期“游离于党组织外”。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动其工作单位、从事职业、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精准摸排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动党员信息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同时,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沟通协调。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双向共管机制,确保流动党员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娘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让流动党员在流动中也能保持与党组织的紧密联系。
优化教育模式,抓牢政治学习,破解“活动难开展”,确保流动党员理论教育实,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学”。党的理论武装是党员的立身之本,尤其是长期流动在外的党员,更要加强党的思想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要围绕围绕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特点,积极探索更适应的教育模式。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保证每名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不漏学”。线上开展“随时学”。运用“互联网+党建”新模式,打造“云端课堂”,开设线上“三会一课”,利用党建公众号、支部微信群、学习强国App等平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常态化推送党的最新理论政策,方便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线下“集中学”。紧扣流动党员返乡时间节点及重大节假日,通过集中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定期组织流动党员集中学习,同时寄送相关学习书籍、理论资料,及时帮助他们“充电补钙”,实现流动党员教育不脱节、思想不落伍。
拓宽服务保障,完善体制机制,破解“作用难发挥”,确保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实,让流动党员“有位更有为”。流动党员同样是推进党的事业的重要力量,各级党组织应充分了解流动党员的潜能和优势,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流动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引导流动党员结合自身优势、专业特长,积极参与流入地社区服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返乡人才交流会,鼓励流动党员将外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带回家乡,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完善流动党员激励保障机制。对在实践中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深挖流动党员先进事迹,评选流动党员“先锋之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方式,激励更多的流动党员发光发热,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