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新闻

教育文旅并进 赓续清华精神

为深入基层了解贵州乡村文化,更加深刻地感受乡村工作的繁与难,体会乡村振兴的时与势,领略清华学子的担与责,感受在贵州新时代发展舞台背后的清华力量,清华大学未央书院“种梦湄潭”实践支队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在多村寨参访过程当中围绕三位校友蒋兵兵、饶文豪与缪杰进行了专访。本次采访,我们寻找到清华校友在榕江汇聚的源头,了解到榕江在教育、文旅和经济的巨大变化,认识到清华人热血难凉、上下一心的奉献精神,学习了他们深入群众、深耕不辍、官民协力共谋发展的实干精神。

23日上午,支队来到了榕江县第一中学。榕江一中创办于1940年,历史悠久,但是一直面临着升学率低、优质生源大量流失的难题。2021年11月,清华校友蒋兵兵学长带领团队来到榕江考察,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景况深深触动了蒋学长的心。他几乎立刻做出决定,与榕江一中签订合同,大力引进资源、支持榕江一中的教育教学工作。两年来,孩子们的成绩稳步提高,一中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先进,当地民众对教育的信心也越来越高。展望明天,蒋学长期待能够帮助学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教学模式,使得榕江真正解决长久以来的教育难题。

94e3ba72dd10ac61ae7a30374a1cc9f.png

支队成员在榕江一中

当天下午,支队深入大山,来到榕江县栽麻乡大利村采访了驻村干部、清华校友饶文豪。大利村是侗族村寨,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与大吉侗村共同组成“大吉大利”景区。饶学长从法学院本科毕业后,通过选调回到家乡贵州驻村。跟随饶学长的引导,支队参观了侗族鼓楼、吊脚楼、花桥、四合木楼等建筑,体验了侗族风俗与文化,理解了干部提出的“让村民当主角”的景区建设思路。饶学长特别强调:在发展文旅时要着重村民的参与,不可将村民边缘化;同时也要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的活力,可持续发展。

ff7bcb4c6ad73cfac2337ef6b5c9194.png

支队成员在大利村

24日上午,支队进入榕江超媒体产业园。超媒体产业园得名于“榕江村超”的“超”字,致力于以村超为契机,以短视频等为媒介,招商引资,培训本地人运用自媒体,拉动农产品销售等商业活动。自2015年起,缪杰学长和他的“家乡来客”团队一直致力于解决个体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不定地点,在6年内走访了上百个村寨。但在进入榕江之后,“家乡来客”团队决定留下来,带着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进驻超媒体产业园。两年里,他们发掘出榕江特产甜味百香果,培训普通人直播带货,授人以渔。在谈到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时,团队创始人之一的李哲亚学长说:村民很淳朴,不能总是想着让他们走过来,而是我们要走下去,走到他们当中,赢得他们的信任,这样工作的开展就会更加顺利。

在采访中支队成员注意到,在榕江的清华校友们相互沟通紧密,像一团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榕江的发展出谋划策。榕江的美丽今天,其源头在于丰富而绚烂的民族文化、秀丽且独特的自然山水、悠久而热烈的足球热爱;其背后,也凝聚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力量。数不清的清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在多彩大地上为榕江谋发展、为群众谋利益,为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贵州奠下根基。(方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