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新闻

厦门大学学生寻莆阳文化瑰宝,觅兴化文脉之根

实践背景: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 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独具特色的兴化文化,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在莆田刚获批全国第142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际,文廌兴化实践队更有责任讲好兴化故事,传播家乡文化,充分彰显莆田的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实践日志:

实践第一站,文廌兴化实践队探访了莆田著名的水利工程木兰陂。从水患泛滥之河变成惠泽兴化的母亲河,木兰溪变害为利的转折点在于木兰陂的成功建造。

“东有木兰陂,西有都江堰”,古时木兰陂与都江堰齐名,并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文明双璧”,蕴含着古人无穷的智慧结晶。修建之后的木兰陂起着“外御潮汐之冲,内蓄膏泽之润”的作用,是中国东南滨海地区拒咸蓄淡灌溉工程的独特创造。如今,木兰陂木兰陂建成已近千年,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仍然发挥着挡潮、蓄水、引水、灌溉、排洪、水运等综合功能。

厦门大学学生寻莆阳文化瑰宝,觅兴化文脉之根

第二站,文廌兴化实践队近日走进木兰溪治理展览馆,亲身感受“治理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宏伟工程。

厦门大学学生寻莆阳文化瑰宝,觅兴化文脉之根

实践的第三站,文廌兴化实践队一行人前往莆田市东阳村进行参观走访。1993年,东阳明清建筑群被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村民先后筹集了近百万元,对通礼祠、德基祠、淇阳书院等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同时,荔城区各级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对古村落进行立体规划,全力打造莆田市历史文化名村,展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独特魅力。

厦门大学学生寻莆阳文化瑰宝,觅兴化文脉之根

为进一步了解东阳村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实况,实践队来到东阳村村委会调研。村委会书记为实践队成员详细讲述了东阳村的基本情况。宋嘉熙二年(1238年)戊戌,浮山陈氏十三世祖陈善积迁居东阳,在这块淇水环绕的宝地筑桥建宅,治水造林,开启东阳村近八百年的辉煌历史。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陈道潜登庚辰科进士第,以一篇锦绣文章为东阳启开一卷繁花似锦的文化记忆,也打开了东阳村滔滔不绝的进士潮。如今,东阳村已被国家列为传统村落。与周围村镇相比,东阳村后代们博学勤奋、从政教学的特质十分突出,是东阳村发扬其自强不息,勤奋求学的优秀风气之表现。

第四站,文廌兴化实践队一行人继续循木兰溪至位于溪流下游的宁海桥畔的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闻名四海的“梅妃故里”。

江梅妃(723-756),本名江采苹,江东人,莆仙民间称其“江东妃”,生于医学世家。相传,江采苹从小聪明贤淑,五岁能读书,七岁会作文。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江采苹被选入皇宫。进宫后,江采苹深得玄宗皇帝的宠爱,被封为妃子。由于其酷爱梅花,深慕梅之高洁,在其所居之处周围遍植梅树。玄宗皇帝见其痴迷梅花,便赐江采苹为“梅妃”。

梅妃虽位居皇妃,但她始终心系百姓,为家乡做了许多好事,如御封“莆田诸女尽封为孺人”,“于归俱赐銮驾”、“特赐皇家梨园戏班”还有特旨莆田民居建筑可依照皇宫的形式降低起造,为“妃子脊头”等,为莆仙人民争得无限殊荣。

安史之乱时,玄宗西幸,梅妃志节清高,舍身殉国。唐至德元年,为了清算杨贵妃和杨家误国,鼓舞全国抗击安禄山叛军的斗志,皇帝褒扬梅妃,杨清去浊,御赐浦口宫“春秋二祭”,里人在黄石镇江东村建浦口宫纪念她,并在元宵时节有红橘垒塔和金身巡游之风俗。这些独特的民俗活动,是乡亲们对梅妃和诸神的敬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站,文廌兴化实践队前往妈祖阁进行考察。当天正在举行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绕境巡安活动,各地妈祖庙均派出队伍前来参与。锣鼓与琴瑟齐鸣,鞭炮声不绝于耳,香火气供奉神灵。

妈祖信俗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中国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中国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年3月,妈祖文化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立足现代中国视角,妈祖信俗弘扬爱国思 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传播博爱精神,教化众生向善。启迪良知,树立珍惜自然、回归自然。

高台建楼阁,悠居妈祖城,直面妈祖庙,俯瞰东吴港,眺望壶公山,妈祖阁的建成,将成为妈祖故乡的传世景观之一,成为展示莆田港口城市新形象的一大重要标志,妈祖阁与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城连成一体,成为妈祖故里的新景观,弘扬妈祖文化的新载体。

厦门大学学生寻莆阳文化瑰宝,觅兴化文脉之根

实践最后一站,文廌兴化实践队来到贤良港天后祖祠。时值冬末,微风徐徐,海波不扬,妈祖祖祠呈现一番祥和庄重的景象。

贤良港天后祖祠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北岸山亭乡港里村,祖祠始建于宋代,由照壁、山门、拜亭、正殿、后殿五大建筑组成,额称“天后祖祠”,与湄洲岛妈祖祖庙相望。贤良港天后祖祠里供奉的是妈祖父母神像和妈祖神像,以及妈祖列祖列宗的牌位。贤良港天后祖祠相继被列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八闽名祠、福建省对外交流重点保护单位,港里村被省政府列为“ 历史文化名村”,“海祭妈祖”等民俗活动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厦门大学学生寻莆阳文化瑰宝,觅兴化文脉之根

祖祠的几位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天后祖祠的概况,并讲述妈祖祖祠的历史背景和妈祖“掷圣杯”的故事。“根据《敕封天后志》记载,作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妈祖曾祖父林保吉曾任后周统军兵马使,后辞官隐居贤良港,因此,这里也成为妈祖的诞生地。”

微波亲岸,浪花如雪,鸥鸟舟楫。辞别之际,再次回望这座千年古村,天后祖祠后山上,一尊十几米高的妈祖石雕像高高矗立,面向大海,端庄圣洁,依然是青春女子模样。海波之上,妈祖手中托举的夜明珠发出温暖的光亮,继续召唤着无数船舶平安归航……

厦门大学学生寻莆阳文化瑰宝,觅兴化文脉之根

图片丨汤雪莹 郑羽

文字 | 郑羽

热门文章